是竞争就有胜负,是比赛就有输赢。对企业也是如此,过去的奥运经济大餐中有赢家也有输家,今年的北京奥运也不例外,会有一举出名的,也会有赔本赚吆喝的,还可能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毕竟商场如战场。对于首次牵手北京奥运的中国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一招不胜,可能满盘皆输。即使是像联想、伊利这样的行业龙头在体育营销方面与可口可乐、阿迪达斯这些久经沙场的国际大品牌相比,就经验和实力而言,国内的企业确实存在不少缺憾。但赛场总会有意外,老将经常遭遇黑马。本届奥运营销战中,本土企业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黑马姿态,吸引了业界和公众的目光和赞赏。作为**一家为奥运会提供乳液质的企业,伊利集团在奥运营销战中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精准的手法。伊利一方面借助奥运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将“奥运品质”作为自身产品的定位,为企业转型、产品升级、发力中高端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伊利积*打公益牌、“多媒体”牌。运用多媒体手段宣传、推广奥运,取得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还有非奥运赞助商的李宁,作为本土**体育用品品牌,面临这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巨大压力。并非是奥运赞助商的李宁通过与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签订了合作协议,所有的主持人在出镜时,都会在衣服上戴一枚李宁的标志的方式,巧妙的将李宁的商标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奥运节目当中,主持人出镜多长时间,就会有李宁的商标出现多长时间。这一妙手可谓一举奠定了李宁在这场营销大战中的不败地位。
伊利、李宁通过各自的努力和创意在这场大战中取得了漂亮的成绩,虽然竞争尚未结束,但取得优势的上述本土品牌无疑已经成为此次营销大战中的亮点和黑马。但奥运终有结束之时,企业的发展也不能总靠营销。无论对于奥运赞助商的伊利,还是非奥运赞助商的李宁,奥运应该是下一个时代的起点,而不是上一个时代的终点。北京奥运将让中国品牌更加清醒、精准、全面、立体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竞争现状,使我们的国际化进程大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