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革行业是温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温州制鞋历史悠久,产业规模大,素有“中国鞋都”的美誉。2013年,温州鞋革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52亿元,同比增长2.34%.在新的一年里,温州鞋革行业的发展面临哪些压力?又有哪些新的亮点和机遇呢?
日前,记者在温州鞋都工业区走访制鞋企业中了解到,虽然今年仍要面临用工成本增加,欧美市场复苏缓慢等诸多困难,但今年我市鞋革行业将着力发挥产业集聚和品牌优势,总产值有望保持小幅度增长。
“机器换人”、“电商发展”成今年鞋企关键词
2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鹿城双屿的温州鞋都工业区。不少制鞋企业在工厂门口处设立了临时招聘点,不少中小制鞋企业尚未开工,只有康奈、巨一、立人等几家大型的制鞋企业已经开工生产了。
“中小制鞋企业一般都要等到农历十五过后才会开工。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订单减少的原因,但是zui关键的,还是由于工人没返岗,市场上又招不到熟练的工人。”温州市鞋革协会一名林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年工人节后推迟返厂已成为工业区的常态。
当天,在已开工的康奈集团厂区,正在举行2014年新春座谈会暨营销会议。该集团办公室的一位何姓工作人员透露,今年康奈除了继续做好传统的专卖店等营销渠道以外,还将要在电商销售上实现新的突破。“我们公司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了电商销售,目前设有专门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拥有数十人的专业电商团队,包括客服、推广、库房包装等,今年计划在电商收入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温州东艺鞋业有限公司是温州zui大的鞋类出口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周耀华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都会选择农历初九开工。今年随着欧盟市场逐步回暖,东艺鞋业上半年的订单已经接近饱和,今年农历初九一过,就已经加足马力开始生产。“我们的产品95%以上出口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因此和温州其他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鞋企还是有所区别。”谈到今年温州鞋企争相发展电商的大势,周耀华坦言。
周耀华认为,近年来企业的外部环境明显好转,政府对企业的越来越重视。“这一年来,温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改善和优化发展软环境,现在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都有了明显改善。”
“现在软环境和硬件设施都已经齐全了,订单也有了,但就因为员工难招,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周耀华告诉记者,目前招工难已经成为他头疼的问题之一。
在巨一的车间里,花费巨资引进的激光划线机、电脑针车机等高科技机器也已投入运行,工人们正在生产流水线上忙碌着。据悉,随着招工荒频频出现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巨一集团平均每年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积*推进“机器换人”,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效益。“开工后的一周,我们预计出货量将达到16万双。今年总体形势比较好。”该公司一位周姓助理告诉记者。
对于“机器换人”这一做法,温州市鞋革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的今天,一台能顶多个劳动力的智能设备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企业投入两三百万,能够顶4、5个熟练的工人,企业通过成本核算,发现机器比人更节省成本,自然而然就会选择机器换人。”
除了已经恢复生产的企业,园区内还有不少企业正在思考马年的转型升级之路。中国飞禽鞋业有限公司是温州鞋都工业区内的一家重点企业,以生产出口男女中、高档皮鞋为主。当天,该公司内大门紧闭,空无一人,只有保安室内有两名工作人员值守。该公司一位有着十几年工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公司在农历初十左右就开工了,但今年公司还没有开工生产。“zui近这几年,制鞋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肯定需要调整思路,这样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该工作人员说道。
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内,大部分鞋企已开工生产。 春节一过,温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就向园区内的1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发放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20多家规模以上鞋企。调查结果显示,80%的企业在农历十二就已经开工。“通过调查和走访,企业普遍反映今年招工难和生产成本增高这几大问题。”温州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工业处陈处长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