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几十年前偏远地区的温州农民能成为老板?浙江农民信箱、阿里巴巴、安吉竹业、瑞安汽摩配……这些来自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形态的个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它们中是否蕴藏着浙江经济成长的“密码”?
来自浙江大学、中科院的专家组成的课题组从2008年就切入欠发达地区包容性增长的研究,这一课题为中印合作的重大国际项目。
近日,课题组成员在杭州西湖边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专家们用“包容性增长”的框架,为我们提供解读浙江经济的全新视角。
温州为何老板多
一个远离工业重地、交通又不便利的地方,如何培育出了中国*引人注目的商帮——温商?课题组对农村产业集群的研究,似乎能回答一二。
先来看一个温州鞋业的案例。在温州,一个完整的制鞋工艺被划分为无数的半成品工艺过程,包括7段基本的生产流程以及超过20种的中间制品。这些中间制品的划分是如此精细,包括:PVC皮革、中底、鞋垫、鞋跟、袜衬、海绵、布料、泡沫、拉链、花边、标签,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没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想要创办一家制鞋企业也成为可能,更不用说去参与这样的生产流程。
研究发现,在这一背景下,温州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非常明显。156 0190 2607年,温州地区从业人口为123.31万,而到1993年从业人口为133.83万。但在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则从156 0190 2607年的15.08万上升到了1993年的54.68万。
课题组主要负责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指出,像温州鞋业这样的产业集群,实际上是通过增强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能力促进了区域包容性增长。除了鞋业,珍珠、汽摩配、竹业、模具……课题组在浙江的9个产业集群开展了实证调研,发现农村产业集群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理:具体来说,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资源约束、增加成长机会、进行能力构建这四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