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段视频在家长圈引发热议,这段8分钟视频记录了国外一所普通小学的一顿日常午餐。这不仅是一顿45分钟的午餐,从孩子们自带环保餐具、打饭、用餐,到餐后的口腔清洁、纸盒回收、卫生打扫,全程参与,全身心地投入。看过视频的家长们不无感叹:“这就是一堂实践课。”
长宁区天一小学校长吕华琼曾接到一个投诉电话。一位爷爷称,孙子回家说学校午餐喝的汤里都是小虫子。她心头一惊,展开调查,得到的结果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原来午餐的汤是银鱼羹。孩子不认识银鱼,以为银鱼里的一点点黑色都是小虫子。这次突发的“银鱼事件”,让她开始考虑午餐该给孩子传递一些什么知识?
目前,上海中小学午餐配制渠道,主要由第三方服务中心配送以及本校食堂烹制等为主。家长*关心的是食品来源、煮食条件安全和卫生,更期望提供的菜式营养美味。但家长们也理解,学校午餐毕竟是大锅饭,比不上家里的小锅菜,更希望孩子能“吃饱”。
长宁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每年都有一项综合性的测评,即学生学业指数、学生生活幸福指数和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天一小学每年学生学业指数、学生生活幸福指数都很高,唯有学生肥胖指数不合格。校方发现,平时下课后,家长们担心孩子午餐吃得不好,接孩子时带了各种零食。15时30分一放学,回家路上,家长将蛋糕、零食、点心往孩子嘴里塞;家里烹饪的晚餐多半营养过剩,晚饭后不运动。每年寒暑假过后,正常的孩子超重了,超重的孩子肥胖了。据营养老师观察,学校午餐里,用胡萝卜、鸡蛋、小豌豆等烹饪的五彩饭,因为色彩鲜艳,倍受欢迎;烂糊面家里少见,香气逼人,也颇受欢迎;相比口味浓重的油炸鸡腿等,口味清淡的银鱼羹往往会被倒掉。
在帮助学生学习科学饮食知识的同时,能否鼓励孩子参与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本领?比如,每天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班级午餐取送、派发,学生在饭后自觉参加各项整理、清洁……这样,午餐完全可以成为一堂很接地气的食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