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化学物质环境与健康暴露评估,制定本技术导则。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化学物质环境与健康暴露评估原则、程序及方法。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化学物质的环境与健康暴露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导则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导则。
HJ 203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框架性指南(试行)》(环办固体〔2019〕54 号)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生态环境部令 第 12 号)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指南》(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0 年第 51 号)
3 术语和定义
3.1 生命周期
化学物质从产生到终废弃的各个阶段,包括生产、加工使用、消费使用和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阶段等。
3.2 暴露场景
给定条件下用来辅助评估和量化受体暴露的一系列关于排放源和排放场景、暴露途径、暴露参数、暴露模型和暴露受体的事实、推定和假设。
3.3 暴露途径
环境暴露途径指化学物质排放后到达环境受体的路线,健康暴露途径指化学物质经人体接触后进入人体的方式(如摄食、吸入、经皮)。
3.4 环境暴露
化学物质对环境中非人类受体的暴露。
3.5 健康暴露
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一般人群经由环境的间接暴露。
3.6 排放源
向环境排放化学物质的源,包括工业源、消费使用源、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源及集中式污水处理厂(STP)。
3.7 排放场景
关于化学物质在特定生命周期阶段或某个用途的环境排放情况,包括生产、使用等所涉及的操作条件与减排措施,如行业类型、主要活动、工艺过程、使用方式、关键参数、产排污环节及污染物产排量等的详细描述,用以估算化学物质特定生命周期阶段或特定用途的环境排放率。
3.8 暴露评估
确定化学物质的排放场景和暴露途径,并估算和测定环境生物和人体的暴露程度(浓度或剂量)。
环境暴露浓度指化学物质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沉积物、土壤、STP微生物环境中的浓度,及捕食动物暴露浓度。人体暴露剂量指外暴露剂量。
3.9 暴露模型
描述受体对化学物质的暴露过程,估算暴露浓度和暴露量的概念模型及数学模拟方法。
3.10 暴露参数
用来描述环境和人体暴露特征和行为的参数。环境暴露参数包括环境尺度、气象、水文水质、沉积物与土壤理化特性等,人体暴露参数包括身体特征、摄入量、时间-活动模式等。
4 评估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基于合理假设,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特征的暴露参数开展暴露估算,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性原则
根据我国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要求,结合新研究成果,鼓励运用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法开展环境与健康暴露评估。
4.3 审慎性原则
充分考虑化学物质暴露评估的不确定和变异性,基于“合理的坏情形假设”,开展暴露浓度和暴露量估算。
4.4 实用性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资料,基于合理假设的标准暴露场景开展暴露评估。也可采用更接近实际情况的暴露场景开展评估。
5 评估程序
化学物质暴露评估程序主要包括方案制定、信息收集、暴露场景构建、环境排放估算、环境暴露评估、健康暴露评估、编制暴露评估报告等步骤,评估程序见图1。
更多技术导则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导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