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台北大佳小学的学生在享用午餐。新华社发
新华社驻台记者体验学生"
学校注重食品安全,每天新鲜原料经检验合格后才入厨房
据新华社电
公立中小学午餐计划始于1995年
学生"营养午餐"的问题近来备受人们关注。而推行"营养午餐"已有一段时间的台北市,在这方面有什么成功经验?昨日,新华社驻台记者走进位于台北市基隆河畔的大佳小学,现场采访、体验这里的"营养午餐".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台湾中小学生的午餐主要是从家中自带或由父母送至学校。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岛内双薪家庭越来越多,父母往往无暇送餐。为此,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自1995年起决定发展公立中小学午餐计划。
目前,台湾中小学营养午餐的供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校设有厨房,包括自办或委外办理,仅为本校师生或者同时为周边几所学校提供午餐配给;还有一种是由卫生主管机构评定合格的餐盒食品厂供应,即"外订餐盒食品".
每天留存菜品样本48小时备查
有着近60年历史的大佳小学规模不大,全校师生仅300多人,但自1986年起就自设厨房,是台湾中小学中自制营养午餐的"先行者".
"为了孩子的成长需求,我们设计了经济实惠的营养午餐,包括三菜一汤一水果,美味可口,每份仅40元(新台币,下同,而且尽量做到每个月的菜谱不重复。"大佳小学校长李嗣蕙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弱势家庭学生,学校还会为其向地方政府申请餐费补助。
她还特别强调,由于学校自设厨房厨师的工资收入基本由市政府补贴,因此孩子们缴纳的费用主要用于食材成本。
据台北市教育局营养师陈静如介绍,台北地区每位学生每餐的费用标准,小学生是45至50元,中学生是50至55元;而在苗栗、彰化、新竹等县市,还会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食品安全是营养午餐计划实施过程的关键。李嗣蕙说,经过招标选定的供应商每天早上会将*新鲜的原料送至大佳小学,但要经过学校安排的工作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厨房。厨师上岗前也需要提供健康证明。此外,每天还需要留存菜品样本48小时,以备必要时进行检查。
事实上,台湾中小学"营养午餐"也曾有过负面事件的教训。如今年初桃园卫生机构抽查某学校营养午餐时,发现有部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新北市去年10月发生一起"营养午餐"回扣弊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但总体而言,台湾社会对"营养午餐"的监管堪称严格而全面。根据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自设厨房的各学校应邀请家长组成"午餐供应委员会",共同讨论有关餐费价格、供应内容等事项。
学校厨师具备基本的证照
大佳小学的"午餐供应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11人组成,并定期举行会议,家长代表还可参与监督厨房作业,提出改进意见。
由于学校规模限制,大佳小学目前没有设置专职营养师,因此,一位在台北市某医院担任营养师的学生家长,义务肩负着该校营养咨询、每月食谱修订等工作。
昨日上午11时,记者在60多平方米的学校厨房看到,烤箱、蒸锅、冷冻箱、消毒柜一应俱全,餐台摆放也井然有序,3位厨师穿着制服、戴着口罩和手套紧张忙碌着。
据介绍,该校厨师不仅具备基本的厨师证照,其中一位在大佳小学工作了十多年的黄淑华还考取了西餐烹调证照。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能为他们做各种美味是我*开心的事情".黄淑华说。
为了充分发挥厨房功效,大佳小学还在手工课程中加入美食制作的内容,例如今年中秋节就教小朋友在厨房里学习制作美味的月饼。
采访过程中,新华社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与就读四年级的女儿上亲子班的家长洪孟燕。她告诉记者:"女儿常说学校的东西很好吃,而且我们家长有代表在监督,所以我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