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五周年,酒行业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行业发展。
缺乏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及其他规则都适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竞争法律制度,并且使这一制度与WTO规则相符。
入世后,我国研究了多年的酒类立法,也出台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但是由于法律效力较低,酒类管理仍处于较混乱局面,使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业结构失衡、行业恶性竞争、假酒案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国际上一些劣质酒流入国内,酒业整体发展越来越无序混乱。为此,入世后国家应按照国际惯例,对酒实行专管,尽快出台《酒类管理法或者条例》,在各级政府组成专门的管理队伍,切实规范市场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行业不正当竞争日趋激烈
近五年,随着入世后市场的开放、监管法律缺失、监管不利等因素影响,酒行业不正当竞争日趋激烈,进店费、开瓶费等筹码越来越高。
由于法制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致使市场出现了混乱局面。入世后,国际上的、国内的各种竞争方法同时并存,一些企业为了赢得利润,利用抬高进店费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据有关数字统计显示,入世前终端零售企业还都是暗中收取进店费,且数额较小,入世后,一些零售企业依靠终端受点数量多、规模大、位置好、产品供应商多等筹码,变本加利逐年增加各种费用,而且将其透明化。虽然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禁止收取各种不正当费用,但是由于法律效力低、执法力度不够,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愈演愈烈。
存在低价倾销现象
市场开放后,酒类关税大幅下降,大量低价原酒涌入国内,涌入的这些低价原酒售价*低才2000、3000多元/千升,已经低于国内酒的生产价格,构成了低价倾销,但是由于国内市场有需求,没有引起有关部门注意。酒行业特别是葡萄酒行业如果产品发展到供大于求的局面的时候,行业将会受到巨大冲击,届时进行国际贸易反倾销诉讼难度将会增大。
国际资本考验酒企业
加入WTO后,我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国内资本市场及资本运作明显扩大,啤酒行业经过资本运作已经组成了三大集团。葡萄酒长城的整合也已经进行了多年,我国黄酒、白酒整合步伐加快。而白酒整合中,开始有外资进入,国外资本看好中国传统白酒市场,欲通过参股方式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虽然,资本进入可以盘活企业资金、发展技术,促进企业发展,但是从整个经济发展观察,国际资本进入主要是看好国内市场,准备利用国内企业在中国的通路、网络占领中国市场,大量外国企业如果把产品就地销售,必然会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使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另外,酒行业企业和国际企业相比,存在规模小、资金实力处于弱势等缺陷,在资本运作中容易失去控制权,*终成为嫁衣,为此,国际资本的进入考验着中国酒类企业。
缺乏国际型人才
入世后,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人才既要懂得专业知识,又要懂得国际法律、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市场销售,还要熟练使用外语,以便在商务交往中与对方处于对等地位。从国内洋酒销售公司分析,这些企业要求工作人员为全能型人才,对素质要求高,相应的给予的待遇也很高,每年年薪基本在30万以上。
但是,我国酒行业,人员待遇低,企业领导不放权,企业都在偏远地区,高精尖人才不愿前往,难以留住此类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化浪潮中,人才又成了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