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
每到一处农村,当地的村民便向调研团队成员们介绍棉花种植的发展与现状,并结合亲身经历与调研队员进行深刻交流。在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在王利荣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充分的与棉农沟通,了解到每户种植棉花的面积、产量、成本、收入、国家的补贴政策等,同时也了解了各省的棉花种植情况。
调研团成员与棉农面对面交流 张鹏飞 提供
“我们都老了,种不动了”
调研团队在走访各地农村时,发现种植棉花的农民大多年龄在55岁左右,甚至一些棉农年近古稀。在解答调研团提出的“为什么现在棉花越种越少”的疑问时,棉农们普遍反映:“种不动了,我们已经老了,都不知道还能种多久的地了。”
除棉农老龄化严重外,成员们还了解到了棉花产业的弱质性,棉花耕种与采摘均很大程度受到天气的影响,可以说是“看天吃饭”;另一方面,由于棉花价格完全市场化,棉农还要承受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不少村民表示,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亏损会更严重,种植户也会相对减少,因为棉花的种植,其辛劳要比种植其他农作物高出很多。
“我们渴望与时俱进”
走访过程中,河北邱县是个特别的地方。其棉花种植规模较大,棉农受到种植习惯的影响,棉花并没有大规模的萎缩。另外,由于气候和土地适宜,邱县的棉花产量较高,机械化耕地比较普及,人工采摘费用相对合适,棉农的收益基本能得到保障。相较于土地分散、人工成本较高的植棉地方,邱县利用其优势不断寻找突破棉花产业发展瓶颈的新路子。
对于引进优秀的专家人才、优良的棉花新品种、先进的栽培管理新技术,农民们的态度相差无几。其中,湖北省京山县马良镇的一位村民说出了广大棉农的心声:“我们也希望规模化种植,采用优良的棉花种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我们渴望与时俱进。”
那么现代农业技术是如何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呢?调研团在荆门市农业局专家潘典进以及荆门市农科院棉花专家周家华的带领下来到京山县的各处农业试验田,深入实地进行参观考察。
调研团成员参观农业试验田 张鹏飞 提供
“我们想种更好的棉花”
调研团在各地农村调研时发现多数农民更注重棉花产量。“没有一个棉农会不在意棉花的质量,但大家现在都更在意产量,因为产量相对于质量更能影响我们的收入。其实我们也想种更好的棉花,价格卖得高,我们收入也高。”山东无棣县的一位农民伯伯如此说道。
调研团成员与棉农交谈 张鹏飞 提供
与农民面对面
在调查期间,当地的村委会和农民对调研团队的到来非常热情,对于大学生了解农村经济情况与政策实施情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大热天,你们放弃暑假休息,到我们农村搞社会实践,这实在太难得了。”
调研团在湖北永隆镇公益村合影留念 张鹏飞 提供
“此次同学们走进农村调研,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体验农村生活,了解了棉农的酸甜苦乐。”带队老师王利荣感慨道,“他们通过调研学到了不少知识,也认识到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和政策扶持。感受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虽短,但调研团队成员受益非浅,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服务“三农”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