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19-2035)

百检网 2022-11-17

为加强东莞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破解本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难题,规划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出路,全面提升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水平,保障东莞市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东莞市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规划。

​**章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状

1.1 产生和利用处置情况

1.1.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从东莞市环境统计数据和省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数据上看,2016-2018年东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产生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东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成分分析调研报告》,2018年东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约680.20万吨,涉及62个行业5个废物类别。其中产生量大的5个行业为造纸和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上5个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占全市总量的80.58%;主要产生类别为其他废物、粉煤灰、炉渣、污泥和脱硫石膏5类,前5类约占全市总量的99.95%。

从利用处置情况看,全市2018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80.20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570.44万吨,处置量102.81万吨,年底贮存量23.21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1.86%,利用处置率达96.61%;产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量123.7万吨,委外利用处置量549.56万吨,自行利用处置率仅17.7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除自行利用处置外,主要交由市内新型墙材企业、预拌混凝土企业和建材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

1.1.2 工业危险废物

根据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数据,2016年东莞市工业危险废物申报产生量18.57万吨,2017年27.73万吨,2018年增加至33.42万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18年东莞市工业危险废物申报产生单位1.01万家,涉及62个行业26个类别,其中申报产生量大的5个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及其他制造业,以上5个行业工业危险废物的申报产生量占全市申报总量的88.77%;主要申报产生的废物类别为焚烧处置残渣(HW18)、表面处理废物(HW17)、含铜废物(HW22)、其他废物(HW49)和废酸(HW34)等,前5个类别的申报产生量约占全市申报总量的89.20%。

从利用处置情况看,全市2018年工业危险废物申报产生量33.42万吨,其中由产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仅0.30万吨,委外利用处置36.80万吨,年底库存量4.1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89.85%。2018年市内转移17.34万吨,跨市转出19.48万吨,跨省转移1.38万吨,市内危险废物外运处置量约占总量的54.61%。

1.2 现有利用处置能力

1.2.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截至2018年底,东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处置能力共计1818.20万吨/年,其中利用能力达1694.33万吨/年,处置(造纸污泥焚烧)能力72.77万吨/年,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减量化能力51.10万吨/年,无其他类别废物处置能力。利用类别为废纸(1455.27万吨/年)、粉煤灰(143.58万吨/年)、废塑料(34.38万吨/年)、废玻璃(27.30万吨/年)、脱硫石膏(16.25万吨/年)、炉渣(9.20万吨/年)、粮食及食品加工废物(5.00万吨/年)、城镇污水处理(2.00万吨/年)、覆铜板(1.05万吨/年)等。

1.2.2 工业危险废物

截至2019年底,东莞市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工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共8家,处理处置能力总规模为35.10万吨/年。其中处理处置方式中能力大的类别为填埋,约占总能力的52.23%(东莞市焚烧飞灰固化稳定化填埋处置项目,18.33万吨/年);其次为利用能力,合计15.78万吨/年,约占44.95%,剩余0.99万吨/年为焚烧能力(东莞中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占5.90%,无害化(焚烧+填埋)处置能力占55.05%。具有工业危险废物利用能力的6家企业分别为:东莞市恒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2.00万吨/年)、东莞市德睿工业废品处理有限公司(1.50万吨/年)、东莞市万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1.05万吨/年)、东莞市天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康泰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0.15万吨/年)、东莞市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780吨/年)。

从利用处置类别来看,全市核准经营类别共15类,其中能力大的5类分别为焚烧处置残渣(仅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8.33万吨/年)、含铜废物(6.80万吨/年)、表面处理废物(3.51万吨/年)、其他废物(2.52万吨/年)、废酸(1.20万吨/年),以上5类合计占全市总利用处置能力的92.20%。

1.3 主要存在问题

1.3.1 利用处置能力不均衡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根据《东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成分分析调研报告》,2018年东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680.20万吨,综合利用量约570.4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1.8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3.82%),大量低值可回收物因利用价值较低和缺少资源化利用措施未有效回收利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出路困难。目前东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缺乏系统规划,综合利用能力与需求不匹配,大量低价值可回收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入处置环节;与生活垃圾性质相近的废物均进入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协同处置;不可利用且不可焚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缺乏填埋处置出路。

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结构不均衡。当前危险废物持证单位经营负荷低(2018年仅31.88%),经营类别与全市有利用处置需求的废物类别不匹配,无HW21、HW23、HW50、HW04等类别的利用处置能力,结构不合理,无除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外的危险废物填埋能力。在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全部投入运行后,危险废物焚烧能力基本满足需求,但仍存在大量填埋和利用能力缺口。

1.3.2 回收体系不完善

社会源危险废物收运体系不完善。东莞市目前在7个镇(街)规划了废机油回收中转站,回收类别仅限废机油,废铅蓄电池、废漆渣、废滤芯和实验室危险废物等未建立收运体系,存在非法收购和转移风险。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难问题突出。生产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不顺畅。东莞市2014年印发了《东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13-2020)》,明确构建四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但目前存在回收网点分布散乱、组织化程度低、回收经营不规范、行业技术落后等问题,绿色回收网点也并未全面铺开实施,且行业自发性特征明显,废玻璃、废纺织、废橡胶等低价值品种回收率较低。

1.3.3 监管体系不健全

申报登记制度未全面落实。东莞市2018年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的企业数超过1万家,但仍有部分企业未在省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申报登记,存在少报、漏报等现象。根据《东莞市危险废物摸底核查报告》,2018年全市汽修行业仅1千余家单位完成危险废物产生情况的申报登记,少申报危险废物约4.61万吨。

规范化管理力度不足。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18年底组织开展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抽查结果,东莞市共考核危险废物产生单位3家,经营单位3家,抽查合格率仅分别为66.67%和80%,对产废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力度不足。

固体废物管理技术手段不强。目前东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对产废企业的监管能力相对薄弱,还不能实现实时转运轨迹和视频监控等全过程管理需求;同时,未建立数据质量抽查核查机制,工业固体废物错报、漏报、虚报、瞒报现象仍较普遍,底数不清的问题将持续影响污染防治工作。

管理力量薄弱,部门协作不畅。固体废物基层监管能力薄弱,专业人员不足,导致固体废物监管不到位。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和污染查处涉及环保、工信、商务、城管和公安等多个部门,当前多部门信息未充分共享联动,监管职责不明确,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

非法转移倾倒风险依然较高。2016年以来,相继发生大岭山污泥倾倒事件、道滘鸿海润滑油经营部非法倾倒油泥等多起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处置与倾倒事件,工业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违规问题造成的环境风险依然较高。

更多规划征求意见稿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规划意见稿全文: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商品